【練習題】
1. 甲與乙為夫妻,甲因有婚外情,欲毒死乙,便從村小賣部買來兩包老鼠藥投入乙的飯碗中,但因老鼠藥存放時間過久而失效,乙并未被毒死,甲的行為構成:
A.犯罪預備 B.犯罪中止 C.犯罪未遂 D.犯罪既遂
2. 甲與一女子有染,其妻乙生怨。某日,甲乙二人在家,乙就將毒藥拌入甲的碗中意圖殺甲。但在甲吃飯之前,乙想起了甲的種種好處遂打消殺人念頭,偷偷把有毒的飯菜倒掉。關于乙的行為,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?
A.犯罪預備 B.犯罪預備階段的犯罪中止
C.犯罪未遂 D.犯罪實行階段的犯罪中止
3. 假定甲有外遇,為達到和第三者結婚的目的,準備殺妻,已將毒藥放入妻子的碗中,妻子發覺飯有異味而將飯倒掉,幸免于難,則甲的行為屬于:
A.犯罪預備 B.犯罪未遂 C.犯罪中止 D.不構成犯罪
4. 下列行為中,屬于共同犯罪的是:
A.甲乙互不相識,共同在一倉庫內行竊
B.甲乙共同強奸婦女
C.甲教唆13歲的乙投毒
D.甲乙同時基于過失構成犯罪
5. 犯罪集團是指一種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,這種組織在人數上為:
A.1個以上 B.2個以上 C.3個以上 D.4個以上
【參考答案】
1.【答案】C。解析:根據《刑法》第23條規定,已經著手實行犯罪,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,是犯罪未遂。本題中,甲買了老鼠藥投入乙的飯碗中表明甲已經著手,但是因為老鼠藥失效而未得逞,屬于犯罪未遂。故本題答案選C。
2.【答案】D。解析:犯罪預備是指為了實行犯罪而準備工具、制造條件,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著手實行。犯罪未遂是指著手實行犯罪后,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。犯罪中止是指行為人在犯罪過程中,自動地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。本題中,乙出于殺人的故意將毒藥拌入甲的碗中,已經著手,是在實行階段,排除A、B選項。乙由于意志以內的因素(想起了甲的好)自動放棄了實施犯罪行為,是中止,綜上,乙是實行階段的犯罪中止。故本題答案為D。
3.【答案】B。解析:因甲已經著手實施犯罪,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,所以屬于犯罪未遂。
4.【答案】B。解析: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。主觀上各共犯人都明知共同犯罪行為的內容、社會意義與危害結果,并希望或者放任此危害結果的發生。各共犯人主觀上有意思聯絡,即認識到自己不是孤立地實施犯罪。A項甲乙互不認識,無意思聯絡。不構成共同犯罪?陀^上共犯人的行為在共同的犯罪故意下相互配合,形成一個整體。另外共同犯罪要求行為人都具有刑事責任能力,C項中乙13歲不具有刑事責任能力,故C錯。D為共同過失,不構成共同犯罪。B項甲乙有犯罪的共同故意,行為上相互配合,屬于典型的共同犯罪。故本題答案選B。
5.【答案】C。解析:《刑法》第26條規定,三人以上為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,是犯罪集團。故本題答案選C。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